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名匠 > 非遗传人
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简介(三雕)
浏览量:2658  发布时间:2021-08-18

国家级

冯有进,男,1953年出生,安徽屯溪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冯有进的祖辈一直从事石雕行业,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冯有进十三岁便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石雕技艺,从艺几十年来,在继承祖传的石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安徽石雕技艺发扬壮大,为徽州石雕技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对石雕事业的兢兢业业、勇于进取。连年来他的作品源源不断,并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诸如石牌坊、石亭,石狮子,抱鼓石,石漏窗,石栏杆,以及造型万变的石柱础、石鼓等,都富有独特的艺术创意和良好的观赏效果。1998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徽派石雕工艺厂,带领徒弟共同创业,直至今天,已近花甲的他仍不懈对石雕的热情与追求,并决心为之传承下去、奋斗终生。代表作品有河南省新郑市《轩辕黄帝故里》牌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状元石坊》、安徽省东至县《尧舜胜境》石坊、《母子蛙》、《观德亭》等。

 

方新中,男,1949年生,黄山市歙县人,徽州三雕(砖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老家务农时,他便自学木、竹和砖雕,1985年考入歙县徽州古典园林公司,从事砖、木、竹、石雕刻。从事砖雕工艺创作的30余年间,他通过潜心研究徽州古民居的砖雕和各式门楼,熟练掌握徽州建筑砖雕风格、构图与刀法。多年来,为了避免失传将徽派砖雕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方新中带领儿子方萌乐等将歙县新中艺术砖雕厂迁至歙县行知学校内,共同创建非遗砖雕传习基地,倾心致力于砖雕技艺保护和传承,方新中专攻徽派砖雕工艺,继承发扬了徽派砖雕风格的传统工艺,使徽派砖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代表作《渊明爱菊》在中国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荣获金奖,《琴韵图》在首届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大展中获金奖。

 

蒯正华,男,1962年出生,安徽肥东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木雕代表性传承人。18岁在浙江东阳木雕二厂学艺,第三年随师吕闪雷去皖滁州琅琊山寺,从事寺庙木雕修复及复制工作。在长期的传统木雕毁损件的修复、临摹、仿制、创作的实践中,汲取了姐妹雕刻艺术优点,逐渐形成了兼容并包、融为一炉、而后标新立异,而自成一格。他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发扬敢于突破、不断创新,为徽州木雕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着,独创了自形木雕。自形木雕区别于徽州木雕的按图施意,自形木雕将材料的原有形态作山水背景,或作人物、动物与景物融和,巧作安排。徽州古建筑遗存中有大量的徽州木雕,这为蒯正华传承、研究徽州木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为此他于1995年,定居黄山市屯溪区,成立徽派木雕正华工作室,把历年来汲取的各派木雕技法精髓加以总结,毫不保留地贯穿到实践教学之中。代表作品有《兰亭雅集》《八仙遨游图》《后宫巧破珍珠案》等。

 

曹永盛,又名曹篁生,黄山市徽州区人,1969年出生,徽州三雕(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初中毕业后跟姑父学习木工,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实践,雕刻作品构思设计完整新颖,构图布局大胆出新,光影造型巧妙。画面生动幽雅,意境深邃隽永,材质纹理不拘一格。刀法老辣娴熟,雕刻工艺多元,圆雕、镂空雕、深浮雕、阴刻相互交融。为了把徽派雕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2001年,成功创办了“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这一集研究、开发、传承为一体的徽派雕刻专门研究机构。从2004年至今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以及工艺美术行业权威组织举办的展会上多次获奖,其中金奖有10余次。

 

胡公敏,男,1957年生,安徽省歙县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6月,他在苏州经人介绍,成了当地一位古建木作师傅的学徒。1981年,他以自身上佳的木工技艺顺利应招进入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并破格享受到两级半的工资待遇。1982年,他诚拜师承“徽州大木木雕”大师孙明辉的程启东为师,承袭技艺。在承传程启东师傅的绝活的基础上,胡公敏还进行了大胆的技艺创新。创新之一就是高超的榫卯组合技艺。创新之二是精确省力的“杖板划线法”和“直线拉弧线法”。 创新之三是无人能及的斗拱技艺。创新之四是木构件的成组安装技术。胡公敏参与了黄宾虹纪念馆、戴震故居、潜口古民居、德国法兰克福市“春华园”、新安碑园、香港的志莲净苑等众多工程。2009年开始,胡公敏接掌歙县徽州府衙修复工程的木工长(即掌案师傅),这是他迄今耗费时间、精力与智慧最多的一个工程。

 

吴正辉,男,1966年出,黄山市歙县人。徽州三雕(砖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歙县正辉砖雕艺术研究所所长。其技艺精湛高超,以徽派砖雕的独特风格,设计制作的砖雕多以典故,风情故事为题材,集诗,书,画,意为一体,具有徽派代表性。雕刻层次达到九层之多。其代表作品九层《全家福》。砖雕技艺在中央台纪录片《大黄山》和《徽萃六记》中精彩亮相。获国家级金奖数十次。《砖雕门楼》获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大展并好获金奖。作品《访友图》入选上海世博会,并参加上海世博会“盛世徽韵”安徽周展示活动。多年来,坚持传承与实践相结合,与安徽省行知学校成立校企实训基地,成立歙县正辉砖雕艺术研究所并获省级传习基地。 

 

省级

郑尧锦,男,汉族,1972年出生,安徽屯溪人, 第二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是当代黄山市有影响力的雕刻艺术家。竹、木、牙、角雕诸艺皆精,每每奏刀,不离传承,推陈出新。2006年郑尧锦创办了雕刻艺术研究中心,对徽州木雕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数十年的求艺创新使之在业内声誉甚隆。随着郑尧锦的木雕艺术成就在国内外的声誊不断提高,业内影响越来越大,多名徽州以外区域的青年慕名上门求艺,为徽州传统木雕艺术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几年,他潜心于沉香雕刻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从沉香的形态、机理、结构等细微入手,探求每一个细节可能塑造的艺术语言,创造出—批备受瞩目的沉香雕刻艺术作品,蕴涵着作者内心感悟和体现作者多年的功力,既具传统内涵,又有现代审美意识,展现了沉香雕刻艺术全新的形式概念,创造了沉香雕刻艺术的新技法、新高度,完成了传统沉香雕刻艺术全新的质的华变。代表作品有《紫芝供》《棋楠香雕罗汉山子》等。

 

吴林水,男,1957 年生,黄山市歙县人。徽州三雕(砖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林水痴迷于工艺美术,少时学艺,独立出师后创作了大量的雕作品,深受广大徽派艺术爱好者好评。他的砖雕技艺在讲究传统技法的同时又有大胆创新,布局严谨,章法结构合理自然,用刀刚劲洗炼,雄浑有力。其作品内容丰富,集诗、书、画、意为一体。他的作品寓意深邃,让人遐想,作品设计新颖,立体感强,充分利用徽派砖雕的技艺,深镂空的雕刻工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代表作有砖雕《宝塔》、《全家福》等。在钻研提升砖雕技艺的过程中,吴林水还积极收徒传艺,为传承徽州砖雕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朱泓,男,1980年出生,黄山市徽州区人。徽州三雕(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岁开始跟舅舅学习木工手艺,后又跟随师傅徐小兵学习木雕技艺。18岁,朱泓开始自己在家开起了小作坊,独立从事木雕技艺,得到雕刻大家郑尧锦的点拨,雕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经他雕刻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为了将徽州木雕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朱泓于2006年注册成立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广泛吸纳散落在徽州民间的雕刻艺人,现已成为培养雕刻人才的传承基地。 朱泓木雕雕刻技艺纯净、自然,富有真挚的原始儒学伦理内涵,朴素简洁、淡雅清丽的艺术风格,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代表性作品木雕作品《兰亭雅集图》、《鱼跃世博》、《人间百态》竹根雕等。

 

姚卡丹,男,1967 年生,黄山市歙县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初中毕业后,进入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学习砖作传统技艺。先后承担过潜口民宅博物馆清园工程、徽州府衙修复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砖作施工任务。清水砖的砖细作他擅长的绝活。姚卡丹的清水砖的砖细作,最讲究的是全手工操作,每一块用于砌筑清水墙的清水砖,都必需严格进行水砂磨制,以求得平整度、美观度及符合要求。砖的大小要均匀,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磨制清水砖的砂的质量不能粗细不匀。“做屋脊”也是姚卡丹的拿手绝活之一。他可以全凭目测与徒手的操作,确保屋脊弧度既符合要求又漂亮美观。主要作品有:顺利完成了黄山市湖边古村落徽州照壁工程建设;安庆市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工程的砖作施工任务;合肥市李鸿章故居修复工作;承接徽州府衙修复工程的砖作任务,成功将两只各有1吨多重、2米多高的巨型鳌鱼饰件安装在屋脊上等。

 

汪晓阳,1964年出生,黄山市徽州区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拜师汪小耿学习木工,三年满师后考入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跟设计大师黄良泗学艺,系统学习加实践了寺庙、祠堂、民宅、牌坊、亭台、楼阁等传统古民居营造工艺流程,他徽派古典木构件雕刻技术在当地尤其见长。于1988年开始单独从事徽派古民居寺庙、祠堂、民宅、牌坊、亭台、楼阁等传统古建木工雕刻和修缮及组装,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程。他在徽派亭台楼阁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施工中,注重把握和谐流畅的设计整体美、单体建筑的自然朴素美、环境与建筑结合的生态美,强化出人居与使用的风水理念、宗法思想与传统道德兼容的人文美。实现了自然美与建筑美和谐统一的目标。2013年负责施工的潜口金紫祠修复项目如期高质量竣工,被徽州区政府推荐为该区第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观摩点。

 

朱伟,1979年出生,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徽州三雕(木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任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经理。2000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大学毕业后向弟弟朱泓学习徽州竹雕、徽州木雕技艺。以毛竹、木头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因需造型。将诸子经典、名人墨迹、名胜古迹、山川风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表现在竹雕作品上,他刻刀下山水人物,生动而又传神,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在十余年的从业经历中朱伟不断请教各地雕刻名家,向郑尧锦、曹篁生、郑寒、王金生等著名雕刻大师学习,汲取名家经验,充实自己的基本知识,同时不断总结自己的雕刻历程,形成了简洁质朴、精雕细琢、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主要代表作品有木雕《和谐屏风》、木雕笔筒《五老观太极》、木雕《竹林雅集图》、《行旅图》等

 

汪裕民,1962年出生,徽州三雕(石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18岁师承徽州老艺人汪火英学习徽派石雕、砖雕及木雕制作技艺,1992年汪裕民创办了黄山休宁古徽州园林建设修复中心, 2010年更名为黄山休宁裕民徽派古建三雕产业中心,主要从事徽派石雕、砖雕、木雕的设计和加工制作。汪裕民擅长对各类徽派古建筑生产、修复,精于徽派石雕设计、加工、安装等。他制作的石雕作品从石材的选料到图案的设计,再到雕琢的技法,处处匠心独运。先后参加了黄山、齐云山、状元广场、古城岩、状元大戏楼、霸王山等地古建筑的建设。2010年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艺术水准,汪裕民的作品成功入驻世博会安徽馆,成为世博会安徽馆徽派建筑指定厂商。

 

方乐成,男,1957年生,黄山市歙县人,徽州三雕(砖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爱好美术,初中毕业即从师学艺。1980年11月被招入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公司,专门从事砖雕,雕塑、砖细及古建筑文物修缮工作。在此期间,他专门向老一辈砖石雕艺人学习,由于勤恳好学,加上有一定的天赋,深得老艺人们精心指教和真传,掌握了专业的雕刻技术的技巧,继承和发扬了徽派传统工艺,并大胆创新,融现代审美和传统艺术与传统技艺为一体,把原来只限于传统部分的砖雕融入现代园林、酒店、宾馆、户外广场等装饰中为徽派砖雕的应用拓宽了市场。他的作品刀法明快,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特别是人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动态逼真,不愧为徽派砖雕的传承和创新人,作品遍及全国个地及海外,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型展会上获奖。

 

王永强,1975年出生,黟县宏村人,徽州三雕(砖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永强自幼浸润在徽州文化中,深得祖辈技艺之精华,经过近三十年的从艺生涯,作品深得徽州砖雕之精髓,所设计作品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题材表现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多为情节化的人物故事,神话典故,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等;技艺上多为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其作品构建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类奖项,设计制作的砖雕构建,遍及全国各地,曾在四川打造一百座徽州门楼;王永强创办的琢艺堂三雕工艺有限公司,依托当地浓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文化遗存,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文化经营模式,以新的文化业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传承,已经为徽州砖雕行业培养了50余名砖雕传人,为徽州三雕精湛的砖雕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程长进,男,1969年出生,自小受徽雕文化的熏陶,现已被授予省非遗传承人以及黄山市民营企业家副会长的称号,在对国保级古牌坊的修缮工程有着杰出的贡献,曾对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的全国唯一一座的许国八脚牌坊,以及明清时期的棠樾牌坊群的七座古牌坊进行修缮,让一座座古牌坊洗去纤尘,穿越时空。现在在传承和保护之余,又将徽雕文化结合现代生活进行了创意提升,实现了非遗传承的蝶变之路。为了实现徽雕文化的传承,更加全面的培养了后备人才,一手创办的大学士成为了徽文化的传承基地,如:同济大学徽文化三雕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黄山学院的建筑系实习基地,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

 

汪德洪,男,1970年出生,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村人。从艺三十余载,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徽州三雕(徽州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山特色人才亮剑项目“徽州雕刻传承与创新”项目领衔人、黟县首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黟县拔尖人才。先后受聘为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南通职业大学客座教授。2016年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在浙江师范大学結业。安徽省文化厅授予优秀学员称号。2017年“全民消防  我代言”119大型公益行动,全国消防宣传公益使者,消防安全代言人。2018年人民日报要闻版以“刀法纯熟、雕出神韵”为题进行宣传报道。2020年央视中国影像方志第593集——安徽黟县志,其三雕记中记录了汪德洪的徽雕传承事迹。

 

阮清华,1963年出生,歙县郑村镇山坑村人。徽派古建材料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黄山市歙县阮氏徽派古建材料厂厂长。出生于窑厂世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得到父辈言传身教,3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古建材料生产技艺,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出多名制坯、安装能手。他的徽派古建材料制作的制模技艺,继承了30多种徽派建筑艺术小品构建模具和门亭、影壁、门罩等经典古建模型;在制坯技艺上,手工制作各种造型材料,有人物、动物、山水等;在把火技艺上,用肉眼依据气温和湿度综合把握烧窑火候,从传统的大土窑到独创的小轮窑,使构件烧制质量更加可靠。目前该厂已经形成从制模、制坯、建窑、把火到古建设计、砖雕、施工等一体化服务。该厂生产的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在各重要地方都留下自己设计、安装的代表作品。2013年于南京青年奥运会场馆中供参会者及游客休闲的“和园”里设计建成全部大型砖雕壁画及门楼;2015年于江苏常州茅山旅游风景区道风街古镇设计建成全部近200平方的砖雕;2016年歙县新安宾馆改扩建工程。《人民日报》等媒体对他的传统古建构件工艺和经典徽派建筑案例均作了专题报道,《新安晚报》头版以整版篇幅刊登其人物通讯。

 

楼根友,男,1950年年出生,16岁拜师学艺,从事砖瓦各种构件制模制作烧结至今,2008年上海世博会安徽馆中标,作品有木雕得不鼓、不缺,砖瓦烧结材料销售全国各地,古建筑维修供材料并参与修缮施工(歙县大宅院)府衙,穿越古居民,鲍家花园,徽州区潜口清国园、明园、呈坎宝纶阁,长春社,唐模七天井,徽州文化园,纳尼亚小镇,屯溪老街一楼,休宁状元广场祁门祁红博物馆,婺源江湾老街戏楼、江家祠堂,浙江开化农博园参与设计施工,黟县西递宏村赛金花故居。